《少林足球》当年被禁风波,释永信到底是不是幕后推手?

释永信出事了。

有人调侃:“上一任少林寺方丈塌房,还得追溯到一千年前的玄慈方丈,他和叶二娘相爱后,生出了虚竹。”

一片“哈哈哈哈哈”背后,也有人突然想起了一个被尘封多年的谜团:

——为什么《少林足球》没能在内地上映?

而这部承载了无数人童年记忆的电影,恰恰和释永信,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。

今天就带大家来扒一扒——那场禁映风波背后,到底藏了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。

2001年,《少林足球》横空出世。

一个周星驰,把武侠和足球玩成了全亚洲的狂欢。那一年,香港票房冠军,日本、韩国、东南亚统统被拿下,全球票房超四千万美元。

在那个互联网还没兴起的年代,光是VCD、盗版盘就传疯了。

可你知道吗?这么一部地地道道讲中国功夫的电影,偏偏没能在中国内地上映。

你说讽刺不讽刺?

有人说,是版权问题;有人说,是内容太搞;还有人说,是释永信“出手封杀”了。

真相,得慢慢扒。

第一种说法,是版权纠纷。

说周星驰用了“少林”两个字,却没给释永信打招呼。

别笑,这俩字是注册商标。

1994年,释永信就早早把“少林”申请成了寺院的独家品牌。

你想用?可以,掏钱来。

传闻里,周星驰不肯交钱、不愿改名,还死磕到底,导致审查过不了。

这说法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,王晶也在采访里阴阳怪气地暗示过“太抠,不懂人情世故”。

但问题是,周星驰拍《功夫》的时候,只是借用了“杨过和小龙女”的名字,都肯出钱付给金老爷子版权费。

一个爱惜羽毛的创作者,真就为了蝇头小利,放弃内地几亿票房的市场?

逻辑说不过去。

第二种说法,是审查流程没走完。

传说周星驰为了赶档期,先在香港上映,然后才送审内地。而根据“先审后播”的规定,这是违规的。

但问题又来了:同样的《无间道》也先在香港上映,后面不是也进了内地?

怎么《无间道》能,《少林足球》就不行?

第三种说法,将少林寺“娱乐化”。

确实,《少林足球》不再是那种正儿八经弘扬武德的片子,而是让一群师兄弟出来踢球、耍宝、互殴,看起来像是“丑化佛门”。

尤其那几个角色——铁头功的、弹腿的、金刚护体的,个个不着调。

而这部电影上映时,正值释永信大力推广“文化少林”、“世界少林”。

他正在干大事,要去联合国讲经、要在欧洲建少林分寺、要搞国际武术节。

你说这时候,忽然冒出个“和尚踢球踢到天上去”的电影,是不是有点打脸?

更何况,当年中国足球正陷在假球、黑哨、赌球泥潭里。

有关部门看着这部戏,再瞅瞅现实,估计脑壳都疼。

所以这一说法,倒还真有点靠谱。

当然,没人能证实“释永信亲手封杀了电影”。

但他却从来不掩饰自己的立场:

他坚决反对“娱乐化少林”。

你看他授权拍的那些影视剧,全是“庄重肃穆”的风格,一本正经讲佛法,打起架来也是“以武弘法”的正经样。

他压根就不想让少林弟子在电影里当喜剧人。

就连周星驰后来拍《少林女足》,前期宣传时写的是“少林女足”,后期豆瓣页面连“少林”都删了,改叫《女足》——你品,你细品。

然而,讽刺的是,正是电影,把少林寺带火的。

1978年刘家良的《少林三十六房》,让人第一次觉得“练武修心”是一种人生方向。奠定了“少林精神”

紧接着,《少林寺》风靡全国,李连杰一夜封神,一毛钱的电影票,卖了1.6亿人民币。现实中的破败的少林寺也跟着火了。

王宝强小时候就是看了这片子,跑去少林寺当了小沙弥。

那时的少林,是很多人心里的“武学圣地”——神圣、高远、正气凛然。

可后来,风向变了。

90年代开始,《少林小子》、《乌龙院》这些喜剧作品,又给少林寺贴上“萌化+接地气”的标签。这样少林不再遥不可及,反而像个会劈叉、会做饭、会卖萌的邻家哥哥。

到了2001年《少林足球》,周星驰彻底把“少林”拉下神坛,给每个功夫少年画了一个——“练武也能踢球夺冠、逆袭人生”的热血梦。

说到底,这不是“侮辱”,这是“流行文化的再造”。

可惜的是,释永信不这么想。

他眼里的“少林”不能脏、不能笑、不能接地气。于是,“不够庄严”的一律打入冷宫。

讽刺的是,他自己呢?十几年后曝出的那些丑闻——私生子、贪腐……比电影拍得可真“精彩”多了。

真要“毁形象”的,不是周星驰的镜头,是他自己的生活。

《少林足球》有句台词:“做人如果没有梦想,和咸鱼有什么分别?”

这句当年让人笑,现在细想,却像一记闷棍打在脑门上。

那些电影里为踢球努力的少林弟子,那些在破庙里还坚持练功的疯子,看起来可笑,其实可敬。

因为他们敢低头,敢认穷,也敢拼命。

反倒是现实里的某些“高僧”,天天住别墅、开豪车、戴名表,出口就是“慈悲为怀”,转头背后却是黑料一箩筐。

当年批评周星驰“调侃少林”的人,恐怕想不到,有一天会发现——电影里最不堪的桥段,现实里演得更真。

有人说,释永信事件只是个别现象。

可放眼全球,还真不止他一个。

美国,《聚焦》揭露神父性侵儿童丑闻,震惊全球。

日本,《地面师》把佛教界的财色交易扒了个底朝天。

韩国,纪录片揭露某教会教主长期性侵信徒,掀起社会大地震。

你会发现——一旦宗教成了文化名片、赚钱工具、旅游资源,它就很难再保持纯粹。

越是往高处爬,越怕别人把你拉下来。

于是你就拼命维稳形象、打造神话、禁止调侃、封杀异音。

可神话,是最容易破碎的东西。

因为它太虚了,禁不起人间烟火的考验。

所以啊,别怪周星驰。

《少林足球》不是在丑化少林,而是在告诉我们:

“即便是和尚,也得吃饭。”

释永信到底是不是《少林足球》被禁的幕后黑手,如今已经不重要了。

因为每个人心中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。

avatar

stone669 管理员

发布了:1715篇内容
查阅文章

QQ交谈

在线咨询:QQ交谈

工作时间:每天9:00 - 18:00
若无特殊,节假日休息

电话联系

400-800-000

工作时间:每天9:00 - 18:00
若无特殊,节假日休息

我的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