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况死了,FIFA飘了,我们的游戏青春被谁宰了?

最后一次为实况落泪,是当PS2开机声音响起,屏幕上跳出那行“Welcome to Winning Eleven”时,我知道有些东西再也回不来了。

我今年四十有三,头发比我的足球知识储备先一步退役。昨天儿子看我玩最新版的《eFootball》(这名字就他妈拗口),瞅了半天问:“爸,这球员怎么长得像科幻片里的外星生物?”我苦笑着摸摸他的头:“孩子,这不是科幻片,这是恐怖片。”

想想我们那会儿,1998年,省吃俭用攒下零花钱,就为去机房包一小时PS。屏幕上的球员面目模糊,但在我们眼里,那就是罗纳尔多、巴蒂斯图塔、罗伯特·卡洛斯。

我们拿着小本子记球员名字,从日文版里硬生生摸索出整个足球世界。那时候的实况,是足球启蒙老师。

---

01 黄金时代,游戏比现实更真实

实况最牛的年代,是PS2统治客厅的时候。那时候家里常有几个朋友大战数盘,现在回想起来,那可能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游戏时光。

《实况8》被无数中国玩家奉为永恒经典。那时候,大师联赛的革新、联网模式的加入以及中文补丁的成熟,让实况足球8代在国内享有绝对空前的人气。

王涛那句“欢迎来到实况足球8国际版的游戏世界!”至今还在我耳边响着。那时候的解说词,“敲山震虎”、“迅雷不及盗铃而响叮当之势”成了我们的早晨闹铃。

FIFA在那会儿还是“溜冰游戏”,我们实况玩家都懒得和FIFA玩家论长说短,只是沉浸在自己的足球世界里。

02 版权战争,谁输了玩家的心?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实况就没了版权。各大豪门俱乐部以假名、假球衣出现在游戏中。伦敦蓝、马德里白之类的,让很多人连自己的主队都找不到。

FIFA却凭借UT模式(Ultimate Team)打了个翻身仗。这个模式下有上千名球员供玩家选择,还可以自己定制俱乐部,打造属于自己的梦幻团队。

科乐美每年都宣称要狙击FIFA,但听得人耳朵长茧了也没见什么结果。实况再真实,没有版权也还是不行。

有玩家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实况8后无实况!”还有人坚持“实况10后无实况!”不管哪代之后,老玩家们都感觉味道变了。

03 篮球游戏的堕落之路

不只足球游戏,篮球游戏也一样走上邪路。2K系列最初惊艳亮相,现在也变得越来越像他们曾经击败的NBA Live。

游戏公司追求收益和玩家想要公平竞技之间的冲突,成了体育游戏的原罪。绝大多数体育游戏以贩卖数值制造极大的实力落差作为主要盈利点。

《全民街篮》制作人试图改变这点,将“公平竞技”作为核心理念,着重强调玩家的操作技巧和策略意识,而非依赖于单纯的数值加成。但这种尝试在氪金巨浪面前,犹如杯水车薪。

04 手游来袭,情怀被割韭菜

科乐美宣布推出《实况足球》手游系列,彻底惹怒了热爱足球的玩家。

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很喜欢的一支乐队,本来在麦迪逊广场花园演出,后来直接免费开演,再后来开始在婚庆场所演出。再说直白点,那感觉就像看到很尊敬的TVB演员代言电梯广告还无限洗脑一样。

足球手游本就被三大问题笼罩:小众用户群不稳定、足球IP时效性不强、没有版权。大多数世界杯手游被高估了,世界杯过后超过98%的足球游戏都会面临死亡。

05 我们的青春,被谁毁了?

实况玩家至今还清晰记着那句“大家好,我是王涛,欢迎来到实况足球8国际版的游戏世界”。但请注意,玩家们的耐心,也是有限的。

从本身来讲,《实况足球》的销量并不是面向全国的,它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亚洲。所以在全球销量这部分很少占优势。

科乐美对玩家的态度也令人失望至极。他们一直在说更换开发引擎,结果发了预告片之后毫无下文。玩家上线一看,原来之前的露出的半成品就是之后的成品。

不是我们老了跟不上了,是游戏真的变烂了。

---

如今,我的PS4和Xbox大多数时间在角落里落灰。每年只是在过年时候,天南海北的朋友相聚,“兄弟杯”成了保留节目。

我们依然会用老版的实况8或者实况10,不在乎画面粗糙,不在乎球员转会更新。我们只在乎屏幕前的那个人,是否还是二十年前坐在我旁边,一起喊着“传中!射门!”的少年。

游戏会变,商业会变,技术会变。但真正的情怀,不是在回忆里拒绝前进,而是明知道东西已经变了味,却依然能找到最初的那份快乐。

avatar

stone669 管理员

发布了:2856篇内容
查阅文章

QQ交谈

在线咨询:QQ交谈

工作时间:每天9:00 - 18:00
若无特殊,节假日休息

电话联系

400-800-000

工作时间:每天9:00 - 18:00
若无特殊,节假日休息

我的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