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赣县区】书记读 | 白鹭乡罗本昌:白鹭飞出的红色电波
【总第2625期】
学好党的历史 | 讲好红色故事
作品:白鹭飞出的红色电波
报送:赣县区委组织部
罗本昌
赣县区白鹭乡党委书记
红一方面军无线电通讯队,是1931年1月利用缴获国民党军第十八师的一部半电台,在宁都县小布建立起来的。第二次反“围剿”战争期间,红军又缴获了国民党军6部电台,其中包括一部100瓦大功率电台。在前方的红军总部与在后方的苏区之间,很快建立了无线电通讯联络。但与上海党中央秘密电台的联系,却一直未能沟通。
1931年8月下旬,红一方面军总部和中共苏区中央局机关,由毛泽东、朱德等率领在白鹭一带隐蔽休整。毛泽东、朱德等总部领导,要求跟随总部的100瓦大功率电台利用这一时机,尽快与上海党中央秘密电台建立联系。为确保这一艰巨任务能顺利完成,9月上旬毛泽东、朱德等率总部离开白鹭前往兴国前线时,决定由无线电通讯队长王钟、总部电台政委曾山、报务员刘寅等携带总部大功率电台,留在白鹭后方,以减少频繁的行动和避免敌机察觉。
留在白鹭的总部大功率电台,设在一个小山沟中,地形非常隐蔽。为使电波传递效果更好一些,电台人员每天晚上都将发射天线架设在山顶上,天一亮又将天线撤下来,以免被敌人发现。夜深了,山村里寂静得没有一点声息。报务员刘寅戴上耳机,坐在机器前,不顾蚊叮虫咬、汗流浃背,轻轻地扭动着旋钮,在收听的波段范围内,聚精会神地收听着电波信号。可是,耳机里整夜传出的只是嗡嗡的振荡电流声,期望的电波信号一点动静也没有。党中央的秘密电台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?刘寅不停地用毛巾擦去脸上的汗水,耐心地守听着。
9月中旬的一天深夜,耳机里终于出现了微弱而又清晰的呼叫声。刘寅急忙拿起笔,将电波信号记下来。记录的信号与党中央秘密电台规定的呼导一样,丝毫没错!刘寅心中的喜悦,像电流一样顿时通过全身。他高兴地让通讯员去叫醒正在睡觉的王铮队长和曾山政委,一边开机回答。不料,他回答了一次又一次,对方电台就是不予理睬。
这时曾山快步来到电台值班桌旁,将另一副耳机戴上,听着听着,禁不住脸上露出了微笑。他附在刘寅身旁说道:“让我来试试。”只见他将电键稍稍调整了一下,便“嘀嘀嘀嘀”按动电键欢快地拍了三遍,随后转动着收讯机刻盘。大家屏住呼吸等待着,大约过去了一分钟,收讯机里响起了中央台的声音。从音调声中,大家听出对方台一样地在兴奋,在激动。
红军盼望已久的目标终于实现了!红色通讯战士们互相拥抱着,欢呼着。刘寅兴奋地问曾山:“政委,为什么我给对方发报,对方不理我;您上去一发报,对方就立即回答了?”曾山解释说:“我在党中央秘密电台工作过,那里的报务员熟悉我的发报手法。你是第一次与党中央电台通报,他们对你的发报手法陌生,当然不会贸然回答你了。”
有人问曾山:“中央台的报务员是谁?”为了保密,曾山一笑,没有回答。原来,中央台的报务员就是他的爱人,难怪对方的回答是那样地兴奋和激动。天一亮,曾山政委写了一份与党中央地下电台沟通联络的报告,连同收到中央台发来的电报一起,派人火速送给前线的毛泽东、朱德等总部领导。9月下旬,王铮、曾山、刘寅等携带电台离开白鹭前往瑞金,与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军总部会合。从此,这部大功率电台就成为中共苏区中央局的专用电台。
原标题:《【赣县区】书记读 | 白鹭乡罗本昌:白鹭飞出的红色电波》